• <span id="sr4gu"></span>
  • <th id="sr4gu"></th><tbody id="sr4gu"><pre id="sr4gu"></pre></tbody>
  • <tbody id="sr4gu"><pre id="sr4gu"><i id="sr4gu"></i></pre></tbody>
      <ol id="sr4gu"><object id="sr4gu"></object></ol>

    1. 您好,歡迎來到冷凍食品網:國內唯一服務于冷凍食品全產業鏈的綜合平臺

      首頁 > 人物 > 凍品名人堂

      國內唯一服務于冷凍食品全產業鏈的綜合平臺

      【人物】馬廣勝|34年深耕行業,他被稱為中國牛羊業“教父”

      2018-03-2011:09

      來源: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李雋

      去年3月,中國牛人俱樂部華中區的成員們正在歐洲考察,這站走到了巴黎。見到法方廠家代表后,中國牛人俱樂部副主席王峰將一位長者引到臺前,介紹道,“這是我們的Godfather(教父)”。

       

      被尊稱為“教父”的長者,就是中國牛人俱樂部終身榮譽主席馬廣勝。他是一位有著些許卷發、戴眼鏡的回族穆斯林,衣著精致、談吐不俗。多數人對他的評價是,無論是業務,還是思路,你遇到了困難,就去找馬主席,他一定能并且一定會幫助你。

       

      如今,成立已四年的中國牛人俱樂部不僅囊括了中國牛羊業多家成員單位,在業內鑄就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還在國外貨源對接、金融融資及渠道建設上建樹頗豐。這一切都離不開馬廣勝這個身上有著多重標簽的牛羊業“教父”。

       

      留學生,80年代赴德留學

       

      一切的起點都要回到1984年的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這一年,這個毗鄰北京的河北縣城因回族聚居,有宰殺牛羊的飲食傳統,被國家農業部選定為第一批赴德留學生的生源地。

       

      留學西德,學習最為先進的現代牛羊宰殺分割加工技術,報效祖國,是每一個青年都夢寐以求的事情。對于年僅18歲、高中剛畢業的馬廣勝來說,亦是如此。

       

      “當時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上大學,二就是留學西德。我想大學可以隨時上,公費留學的機會卻彌足珍貴。”于是,這位青年決定抓住機遇。

       

      經過層層選拔,在全縣上萬個候選者中,馬廣勝成為了七位留學生之一,也是唯一的少數民族學員。


      改革開放前,牛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工具,不能被隨意宰殺食用,無故殺牛、吃牛肉并不被允許,自然也不存在現代肉牛業。

       

      80年代改革開放后,隨著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普及以及居民牛肉需求的不斷上升,我國商品肉牛業應需起步,這批“七人”牛業小組便肩負起了“師夷長技”以振興中國牛羊肉產業的重任。

       

      從養殖到屠宰再到加工,馬廣勝和他的同學們積極汲取當時最先進的生產知識。

       

      “當時的聯邦德國是現代工農業最先進的國家之一,現代牛業屠宰分割技術對我們觸動很大,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和他們的差距。”他回憶說,由于巨大的差距,當時難免自卑。

       

      技術“始祖”&銷售大拿

      一頭牛分割128種產品

       

      本是四年的留學生涯,因華安肉類有限公司(簡稱“華安”)要投產,馬廣勝和同學們在留學的第三個年頭被急召回國。華安由農業部牧工商總公司、德國安努斯肉類參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是一家現代化大型肉類屠宰加工企業。

       

      “我能走出國門,學得一身本領,都是國家的栽培,所以我所思考和踐行的也都是如何回報我的祖國,而不能把這些本領變成賺錢工具。”或許正是這三年的留學生涯,奠定了馬廣勝人生軌跡的基石。

       

      在回國之前,這位20歲的中國青年去了馬克思的墓前,規規矩矩鞠了三個躬,打了軍禮,并在心里發誓: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時刻踐行對國家和民族有益之事,讓國更像家,讓生命更有意義。


      2017年春節,當馬廣勝帶著他的徒弟和同仁們再次踏上歐洲的土地時,已是33年后的故地重游了。

       

      回憶往昔,他說:“巴黎還是巴黎,但塞納河水已經沒有以前那么清澈了。80年代出國在外,要仰視這些發達國家,現在則是平視了。”

       

      回國后,帶著先進技術和滿腔熱血,馬廣勝一頭扎進了專屬于他的華安工作室,從無到有地打造中國人自己的現代牛肉產品分割體系。

       

      “在那個不到2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有一張巨大的工作臺。我就是在那張桌子上,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對中國牛肉產品的細分。”

       

      在馬廣勝留學德國期間,聯邦德國的牛肉產品也僅有60余種。從1987年回國一直到1995年左右,經過不斷實踐與改進,馬廣勝成功地把一頭牛分割出了128種產品,一舉名震業內,而這也是目前業內最為知名的“德式”分割技術的基石所在。


      伴隨著華安向全國開疆拓土的步伐,懂技術又懂銷售的馬廣勝被委任為華安山東分公司銷售總監,主抓銷售工作。屬于他的第二篇章、走南闖北的“江湖生涯”,由此開啟。

       

      “說起來是總監,但我們銷售部很長一段時間只有我一個人,但即使就我一個人,創造出的年銷售額比總公司的業績還要高。”他回憶說,如今的諸多朋友都是那些年一杯杯酒喝出來的,中國只要是有牛羊肉的地方,無論是政經中心,還是偏僻山野,他都曾一一走過。

       

      創業者&好老師

      “德勝行”銷遍全國

       

      后來,由于各種原因,馬廣勝離開了工作10余年的公職單位,放棄了華安的“鐵飯碗”。 在90年代,這并非一件小事,他卻說,只用了一個晚上便做出了這個決定,走得很痛快。

       

      辭職之后的馬廣勝開始創業,創立了此后大名鼎鼎的“德勝行”。既是技術“始祖”,又是銷售大拿,馬廣勝做起生意來輕車熟路——從河北大廠到深圳再到廣州、上海,他的足跡和生意遍布大江南北,產品熱銷。

       

      據業內人士透露,直至近20年后的今天,凍品市場上仍舊可見打著“德勝DS”標的山寨產品,“沒辦法,打著這標貨就是好賣,馬主席當年真應該把這個商標注冊了”。

       

      然而,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馬廣勝卻表示,自己從沒看上賺錢這件事。飽讀詩書的他胸中自有大義,心里想的、教導他人的永遠是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

       

      “掙錢不是我的夢想,我的夢想是中國人永遠團結。”他說,“從1984年中國牛肉年產1000噸,到2016年中國牛肉年消費800萬噸,這其中我為國家和社會做過貢獻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業內,馬廣勝是出了名的好老師,從屠宰、分割到加工再到銷售,乃至物流渠道,他從來都是毫無保留地把相關知識分享給他人,門下馬氏徒子徒孫無數,擁躉者眾多。

       

      也有一些心術不正的徒弟學會了本領,卻做出一些有損老師利益的事情,旁人都已怒不可遏,馬廣勝卻依舊云淡風輕,他說:“如果和小人一般見識,那怎么能是馬廣勝呢!”

       

      牛人俱樂部主席

      不怕臭名,只為團結

       

      由馬廣勝牽頭組建的中國牛人俱樂部如今在業內已具備了強大的影響力,但其發展過程并非一帆風順。

       

      “剛開始,很多弟兄都不看好,都說俱樂部弄成了我們加入,弄不成我們就不加入。”大家說“和不怕臭名的馬主席比不了”,馬廣勝卻很坦然:“失敗了有什么?大不了再來嘛!”

       

      2014年7月30日,二次重來的中國牛人俱樂部在河北邯鄲正式成立,目前其會員單位已有近三千個。“其實,瞬間我就可以把會員單位發展到兩萬個,但這個組織必須有門檻,尤其是對于那些信譽有問題的。”馬廣勝說。

       

      牛羊肉貿易向來轉手率高,信息不夠透明對稱,所以難免混進來一些渾水摸魚者。中國牛人俱樂部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打造一個可信的公共平臺,降低溝通成本。

       

      “一個客戶擺盤肉放到桌子上,說他是來自中國牛人俱樂部的,大家就放心了。我們就是想做到這種程度。”馬廣勝表示,利潤雖是商業行為,和道德相悖,但生意還是要回到商業的本質。

       

      同行是冤家。曾經不理不睬或因瑣事而生嫌隙的同行從業者,加入俱樂部后,化干戈為玉帛,馬廣勝表示,“這就是平臺的力量,聚勢、聚力,在共同謀求更大發展的同時,也能實現更高的理想”。

       

      他說自己很欣喜地看到,加入俱樂部后,大家都有了責任感,以往平凡、普通的工作,如今被提高到了一個思想的高度,大家有了共同的理想,那就是除了把自己公司經營好之外,還要為老百姓的餐桌服務,做食品安全的“衛士”。

       

      此外,中國牛人俱樂部還要為老百姓的餐桌“減負”。國外廠家若想進入我國市場,就繞不開中國牛人俱樂部。大家統一訂貨,開源共享,就能夠杜絕惡性競爭和抬價,相應地就是減少老百姓的餐桌負擔。

       

      “老百姓吃牛肉,沒因中國牛人俱樂部的存在而漲價,相反還降價了,這就說明中國牛人俱樂部的存在是有價值的。”馬廣勝說,在牛羊肉行業中,從一批到N批,中間的轉手和層級過多,中國牛人俱樂部正在努力的一個方向就是盡量砍掉多余環節,讓生意回歸到合理狀態內。

       

      “以上這些,都需要足夠的團結才能干成,所以團結是第一位的。”他說。


      ▲2016中國牛人高峰論壇活動現場

      伴隨著牛羊肉行業的快速發展,來自國際、國內的“熱錢”有向牛羊肉行業涌進的趨勢。“豈止成百上千億!牛羊肉得到了大家的關注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資本的逐利性。”在馬廣勝看來,這些錢對行業很可能意味著惡性競爭。

       

      “從全行業的角度來說,我們的養殖仍很分散,缺乏集約化、規?;酿B殖和屠宰成不了產業,也會存在產品標準化等各種問題。”馬廣勝說。

       

      路漫漫其修遠兮。中國牛羊業需要做的還很多,行業需要整合、標準需要確立、品牌也需要塑造,面對這些,“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但我們團結在一起,還有什么是不可戰勝的呢?”馬廣勝反問道。

      上一篇: 【人物】他3歲殘疾,40年鉆研科技養羊,人...
      下一篇: 【人物】閆士堯:挺進小終端,打造千萬級單...
      他們都選擇了中華冷凍食品網

      30000+

      三萬家凍品經銷商

      5000+

      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

      10億+

      交易額10億
      豫ICP備18044844號-1 Copyright? 2018 冷凍食品網 版權所有
      欧亚老太婆Av片